织金洞园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地质遗迹 > 织金洞园区
织金洞石柱特色
2024-05-07

织金洞石柱特色
织金洞洞内石柱众多,常常与石笋相伴相生,也是织金洞最主要的化学沉积物,主要密集分布于第一条主洞(洞口-月日潭-望山湖-广寒宫-十万大山)的第三、四层洞,形态多姿多彩,造型独特,主要有常态、盾形、琵琶形、圆塔状、棕榈状、纺锤状、瘤状等形态类型。

织金洞石柱形态类型与特征

形态类型主要发育特征主要
发育区域
典型
景点
1常态石柱大小不一,形态总体以“两头粗、中间细”为主,表面往往环绕发育着大小规模不一的瘤状体,或棕榈片,使其形态更形象、逼真、多姿广泛分布于洞穴各处,数量多,观赏性一般
2盾形石柱石盾与石钟乳、石笋共生,形成一种形态特殊的“盾形”石柱,即由顶部的石盾、中部的石钟乳和下部的石笋,相连而成的形态特殊的石柱零散分布于洞穴各处,数量较少,目前国内洞穴中较为罕见
3琵琶形石柱直石盾与石钟乳、石笋共生,形成“琵琶形”石柱,是盾形石柱的特例目前仅在琵琶宫发育一个,是垄断性观赏景观,镇洞之宝倒挂琵琶
4圆塔状石柱形似高塔,规模宏大,多呈“下粗上细”,高度一般高12-17m,最高可达40多米,直径小于高度,约相差2-5倍,一般2-6m,最大可达11-16m,但顶部较细,多为大型或巨型石柱广泛分布于洞穴各处,是重要的观赏景观神殿双柱
5棕榈状石柱表面环绕发育着大小规模不一的棕榈片(长多为10-30cm,宽为10-30cm),纵向上呈叠瓦状排列,间距窄,下粗上细,形似一棵棵“节节盛开”的棕榈树一线连天,织金桫椤
6纺锤状石柱表面自上而下,并列发育着大小规模不一、首尾相连的纺锤体,长多为25-45cm广泛分布于洞穴各处,数量多,观赏性一般
7瘤状石柱表面盘绕发育着大小规模不一的瘤状体,长多为5-15cm